傳統翡翠的分級:
傳統老式的翡翠分級總是以深色老坑,老坑,金絲種,新坑種,油青種,豆青種來形容,但是對消費者來說,可以說是太過于抽象,為了讓消費者能夠簡單且貼切了解 翡翠,以下提供不同地方的二種質地分類。
一.
1. 玻璃地:質地明亮、清澈、細膩。最重要的是具有類似寶石單一結晶體之"硬"的感覺,極少可見之石紋,若有可見之雜質則多為形凍石花、甘蔗渣或片狀之黑煙。此種質地鑲起后常可見內部之反射光芒,有時會有"貓眼"現象。這個質地是所有種質中的最高等級,可謂千萬年不變。
2. 冰地:顧名思義,其結晶如冰塊或冰糖感覺,干凈度頗高。質地亦頗細致,但其感覺不如玻璃地來的凍、硬,這種質地鑲起后水頭相當好。
3. 化地:其質地正如"果凍"之半透明狀,但可見細微小石花、棉絮等。
4. 冬瓜地:質地亦接近半透明狀,感覺如煮熟后之冬瓜。
5. 糯米地:質地要透不透,具有如熟糯米之細膩感,一般所稱之芙蓉地與此質地接近。
6. 翻生地:質地類似糯米地,但玉肉中部份結晶如不熟之生米般出現飯渣。
7. 豆地:如豆般不太通透,透度只入表面二分,有非常多可見之棉柳,蒼蠅翅、稀飯渣等,此種質地在強光下照射一段時日后易起小白花,"嬌度"降低。
8. 白地:一般玉石結晶多呈白色與無色,白色又為最常見之色彩,前述之新廠玉多只到此級,此質地己無通透之意境可言,此質地與常稱之"瓷地"接近。
9. 芋頭地:白中略帶灰,色如芋頭般,底屬木。
10. 灰地:不透明,質地多纖維,色暗如香灰般,具沙性。
11. 烏地:質地呈黑褐色,不透明,底木。
12. 油地:種質冰、硬,感覺有油脂光澤浮于表面。一般顏色較墨綠之玉石較有機會出現上現象。
二.
玻璃地:完全透明,玻璃光澤;結構細膩,韌性強;像玻璃般均勻而無棉綹、石花;可有色或無色。
清水地:透明如水,玻璃光澤;可有少量裂隙或其它不純物質;
蛋清地:質地如同雞蛋清,透明度稍差;玻璃光澤;
鼻涕地:質地如同清鼻涕,透明度比蛋清地稍差,玻璃光澤,但此稱呼不雅,一般都歸到了上面一類;
藕粉地:像藕粉沖開的透明度。
紫水地:質地半透明,但泛紫色調,是半透明的紫羅蘭色;
渾水地:質地半透明,像渾水;
稀飯地:質地半透明,像稀粥一樣,也稱粥地;
紫花地:半透明,有不均勻的紫花,紫花均勻時為紫羅蘭品種;
細白地:半透明,細膩色白,光澤好時是好的玉器原料;
豆青地:半透明,豆青色地子,豆青色的半透明品種。
白沙地:半透明,有沙性,白色,不細膩的細白地。
灰沙地:半透明,有沙性,灰色,不細膩的灰色白沙地。
青花地:半透明至不透明,有青色石花,質地不均勻,只能做玉料用,不適宜雕琢成飾品。
白花地:半透明至不透明,質粗并有石花、石腦,白色質地粗糙的翡翠。
瓷白地:半透明至不透明,白色,質地如同瓷器,有凝滯、呆滯的感覺。
干白地:不透明,光澤差,白色,俗稱“水頭差“,質量低。
糙白地:不透明,粗糙,白色,水頭比干白地還差,質量差。
糙灰地:不透明,粗糙,灰色,水頭比糙白地還差,質量非常低。
狗屎地:黑褐色,通常都是靠近皮的部分,常有高翠出現。
承接翡翠.和田玉.黃龍玉雕刻加工,翡翠賭石開料。為翡翠收藏投資客戶擔當技術顧問,也陪客戶去產地看貨采購。
翡翠我們也進料加工銷售,價格很實在,比商場價格低很多,同樣的貨您在商場買一件的錢我們這里可以買二.三件。拍照片很麻煩,也難100%反應翡翠的種和色及瑕疵,歡迎您來工作室來看看。
上海玉雕工作室電話:021-63018728 手機:13916539116 聯系人:梅先生
玉雕工作室地址






















